土地成交量價漲幅連續3月回落
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“2018年1-11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”顯示,全國土地交易量價增速連續3個月回落,房地產企業拿地日趨理性。
數據顯示,1-11月份,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同比增長14.3%,土地成交價款增長20.2%,增速雙雙連續3個月回落。
中國指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分析稱,四季度以來,隨著土地供應的增多,低溢價乃至底價成交漸成常態,土地流拍數量也明顯增多。2018年11月,全國300個城市住宅類用地平均溢價率為7%,較去年同期下降15個百分點。
“目前公開市場上,土地出讓價格已處于高位。調控之下,房地產市場已明顯降溫、購房者回歸理性,市場供應不減,銷售難度將持續提升。原來開發商囤地坐等升值,等房價大漲后出售套現的盈利模式已經玩不轉了?!毙褫x控股董事長林中認為。
事實上,當前市場上已出現了不少拿了高價地“賠本賺吆喝”的項目。2016年領銜房價上漲的廈門,如今商品房價格量價齊跌。在位于廈門市翔安區的某大型房企開發的新樓盤,售樓人員告訴記者,“該樓盤2016年拿地,去配建后的樓面價是37512元/平方米,現在高層95平方米公寓售價36000元/平方米。市場觀望氣氛濃厚,現在售房就是在賠本賺吆喝,預計每套賠100萬元,整個樓盤將虧損5億元?!?/p>
“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,開發商也不敢輕言拿地,在投資前會更加審慎地做好前期市場調查和產品定位?!币晃环科笾鞴芡嘎?。
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表示,目前房企利潤空間難以把握?!斑^去,房地產企業獲取土地的途徑較為單一,主要依賴在土地市場上通過競拍的方式拿地。但目前來看,大型房企多采用并購的方式拿地?!?/p>
此外,還有一些房企通過整合資源、降低拿地的綜合成本。滬蘇龍湖負責人認為,通過發展地方政府所鼓勵的養老、產城融合等創新業務,幫助當地拓展新興產業空間,提升其綜合配套能級可降低獲取土地資源的總成本。
克而瑞戰略顧問中心總經理高曉偉認為,“通過打造產業或醫養項目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拿地價格;但是產業、醫養項目不可能通過傳統的銷售回款方式獲取利潤。開發商必須通過綜合運作和后期良好運營,減輕持有項目的沉淀成本,并使其持續增值?!?/p>